“對公安、軍工等涉密領域而言,網絡安全從不是‘是否存在漏洞’的選擇題,而是‘如何徹底封堵漏洞’的必答題。”光潤通FF-1001系列網卡項目負責人王經理的話,點出了涉密領域網絡防護的核心痛點。如今,該團隊研發的FF-1001E系列單向傳輸網卡,憑借一道“物理隔離”防線,為這一難題交出了滿分答卷。

此前,涉密領域的軟件防護短板已多次暴露:東部某省公安系統曾因軟件防火墻被新型病毒繞過,導致未破案件的關鍵偵查線索外泄,直接延誤破案進程;北方某軍工科研單位的非核心技術文檔,也因軟件權限被破解出現信息泄露,造成潛在安全風險。“這些案例讓我們清醒認識到,僅依賴軟件防護,始終存在被突破的風險。”王經理坦言,正是對行業痛點的深刻洞察,推動光潤通啟動了硬件防護技術的攻堅。
為攻克這一難題,光潤通研發團隊歷經18個月技術攻關,投入大量研發資金,從硬件底層重構網卡傳輸邏輯。“傳統網卡的發送與接收通道共享部分線路,如同一條雙向車道,即便設置‘紅綠燈’(軟件權限),仍可能被‘闖紅燈’的網絡攻擊突破。”王經理邊演示產品原理邊解釋,“而我們的FF-1001系列網卡,直接將雙向車道拆分為兩條完全獨立的單向通道——發送通道僅保留數據輸出模塊,接收通道只留存數據輸入模塊,兩者間無任何物理線路連接。”這種設計如同“人員只能從指定出口離開、從專屬入口進入”,即便黑客破解軟件系統,也無法找到反向傳輸數據的物理路徑,真正實現“零漏洞”防護。
這份技術硬實力,在2024年某軍區指揮系統升級項目中得到實戰檢驗。當時,軍區技術團隊為驗證網卡性能,專門搭建模擬戰時復雜電磁環境的實驗室,連續三天開展極限測試:除運用SQL注入、跨站腳本攻擊等12種常見網絡攻擊手段外,還啟用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的專用滲透工具,同步對指揮系統3個核心數據節點發起攻擊。“測試結束后,技術人員調取所有數據日志發現,搭載FF-1001E系列網卡的終端,始終保持數據單向穩定傳輸,未留下任何反向數據傳輸痕跡。”回憶起當時場景,王經理語氣中滿是自豪,“軍區領導拍著我的肩膀說:‘你們這設備,比三道軟件防火墻加起來還管用!以后全軍指揮系統的安全防護,就靠它了!’”
如今,這款單向傳輸網卡已從軍工領域走向更多關鍵場景:在省級公安大數據平臺,它連接涉密案件數據庫與非涉密分析終端,確保案件數據僅能單向輸出,從根源上避免分析終端遭入侵后的信息泄露;在電子政務內網建設中,它守護著居民社保信息、企業工商登記等敏感數據,實現內網向外網的安全數據交換;在核電站、大型水電站的生產控制網中,它更成為“安全屏障”,防止管理信息網的安全風險傳導至生產控制網,規避生產安全事故。
從實驗室的技術突破到多領域的實戰落地,光潤通FF-1001E系列單向傳輸網卡以物理隔離技術,重新定義了涉密領域網絡安全的防護標準。未來,光潤通將持續深耕網絡安全賽道,圍繞用戶實際需求迭代升級產品體系,以更硬核的技術、更可靠的性能,為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駕護航,全力當好涉密領域網絡安全的“守護者”。